学校全称: 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教学班总数: 8
姓 名 |
董倩萍 |
性 别 |
女 |
一寸 |
|||
出生年月 |
1987.10 |
民 族 |
汉 |
||||
政治面貌 |
党员 |
学 历 |
本科 |
||||
参加工作时间 |
2009.7 |
任教学段 |
小学 |
||||
职 务 |
教师 |
职 称 |
小学高级 |
||||
注册志愿者时间 |
2015.10.5 |
手机号码 |
13917890652 |
||||
工作 简历 |
2005年9月-2009年7月 上海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 学习委员、学生会宣传委员 2009年7月-至 今 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语文学科 教师 |
||||||
主要 事迹 |
(2000字以内,需紧扣申报类别的关键词:创新活力,围绕“我与共青团同成长”,以第三人称故事形式撰写一篇能感染人、激励人的典型事迹,启迪教育智慧,凸显专业引领,传递教育正能量,请附页。) |
||||||
区级以上所获得的成绩、荣誉(2015年--2017年) |
科研成果类 |
1、2016.9《借助〈作文报〉,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第七届教学小课题区一等奖,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2、2017.10《创编体验课程,丰富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写作素材的实践研究》第八教学小课题区二等奖,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3、2017年第六期闵行教育研究《班级作文报,让写作变得更有趣》文章发表 |
|||||
教育教学类 |
1、2015.10被评为第五届语文“希望之星”,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2、2015.11第二届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区级展示课二等奖,闵行区教育学院 3、2016.4 2015年度考核区记功,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2017.6第二届闵行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选二等奖, 闵行区教育学院 5、2017.10《闵二杯》闵行区第十届中小幼德育案例评《语文学科里的真情涌动——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进行亲情教育实践》三等奖,闵行区教育学院 6、2018.1 2017年闵行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学组一等奖,闵行区教育学院 |
||||||
学生指导类 |
1、2016.4四(5)微笑小海豚中队被评为2015学年度闵行区红旗中队,闵行区教育局 2、2016.5“读写新世界”小学生现场写作活动优秀指导奖 3、2016.11“读写新世界”小学生现场阅读活动优秀指导奖 4、2017.3“读写新世界”小学生现场写字活动优秀指导奖 |
||||||
学校 党组织 意见 (章) |
日期: 年 月 日 |
上级 团组织意见 (章) |
日期: 年 月 日 |
||||
|
|
|
|
|
|
|
|
备注:
1、 任教学段分为:中学(含中职校和直属单位)、小学、幼儿园;
2、志愿者注册时间指注册上海市志愿者网站(http://www.volunteer.sh.cn)时间。
2018年度“闵教好青年”荣誉汇总表
学校全称(公章): 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序号 |
获奖时间 |
获奖者 |
获奖名称 |
等第 |
颁奖单位 |
备注 |
1 |
2015年11月 |
董倩萍 |
第二届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区级展示课 |
二等奖 |
闵行区教育学院 |
个人 |
2 |
2015年11月 |
董倩萍 |
2015年度考核 |
区记功 |
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个人 |
3 |
2017年6月 |
董倩萍 |
第二届闵行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选 |
二等奖 |
闵行区教育学院 |
个人 |
4 |
2017年10月 |
董倩萍 |
《闵二杯》闵行区第十届中小幼德育案例评 |
三等奖 |
闵行区教育学院 |
个人 |
5 |
2018年1月 |
董倩萍 |
2017年闵行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学组一等奖 |
一等奖 |
闵行区教育学院 |
个人 |
6 |
2016年9月 |
董倩萍 |
第七届区级小课题 |
一等奖 |
闵行区教育学院 |
个人 |
7 |
2017年9月 |
董倩萍 |
第八届区级小课题 |
二等奖 |
闵行区教育学院 |
个人 |
8 |
2017年 |
董倩萍 |
2017年第六期闵行教育研究 |
文章发表 |
闵行区教育学院 |
个人 |
9 |
2016年4月 |
华坪小学原四(5)班 |
2015学年度闵行区红旗中队 |
红旗中队 |
闵行区教育局 |
集体 |
联系人: 董倩萍 联系手机:13917890652
闵行区华坪小学的青年教师董倩萍,这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第9个年头的年轻教师,脸上总带着微笑,腼腆且有礼貌。刚刚送走一批教了整整五年的毕业班学生,她似乎还沉浸在毕业典礼那依依不舍的氛围中,想象着和一群懵懂的娃娃相见。她哪里知道新的一学期,自己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四(2)班,35个娃娃,每一个孩子都颇具个性,其中不乏问题学生;四(2)班,频频更换老师,纪律和学习都让人头疼;四(2)班,一群焦虑的家长,渴望一位负责认真的老师到来……太多的压力向年轻的董老师涌过来,且不容回绝。原本计划着二胎的董老师毅然而然接下了重任,接受了挑战!
新学期的第一天,董老师穿着长裙,微笑着进了教室。同学们惊呼,多么漂亮的老师啊!她用那温柔且坚定的声音告诉同学们:自己是四(2)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在学习上是老师,在生活中是朋友。那些学生用惊喜又怀疑的小眼神在打量着董老师的时候,她的心里已经种下了要改变孩子们的种子。接下来,她巧妙地用“班级日记”为载体,开始了她的语文习作训练和班级管理机制的实践。
“班级日记”,让孩子关注到班级里每天发生的点滴趣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情谊和快乐,不但丰富了写作的题材,还告诉了大家什么是善什么是真!孩子们在交流与评选中学会辨析、选择,追求真善美;在认领与完成中培养自主性和责任感;在运用平台,分析与点评中提高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更正确地悦纳他人,超越自我。有了“班级日记”,孩子们和董老师更亲近了。董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趣味游戏;带着孩子在操场上玩耍、寻找四叶草;她和孩子们一起参观自然博物馆,进行雏鹰小队活动;她在讲台下兴致勃勃地看同学们表演课本剧……孩子们的改变在悄然发生。
有了“班级日记”,也方便董老师和孩子们进行班级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级问题。面对在“班级日记”里频频出现的“问题”孩子,董老师不厌其烦地与孩子和家长进行心贴心地交流。鼓励大家看到他们的优点。尽管慢一点,但是只要有一点进步,董老师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把夸奖送给他们。多少个晚上,董老师留着孩子进行补习,被家里人笑称“劳动模范”。她却笑着回答:每个老师都是这样的!多少休息时间,她忙着备课、批改作业,忙着家长沟通学生的近况,提出合理建议;多少次毕业的孩子来母校看望她,在路上大声向她打招呼,心底里感到幸福……
新基础叶澜教授说过:老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董老师爱孩子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将创造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实践,不但上好语文课,也让语文教学成为孩子最喜欢最得益的“人生经历”。同时董老师自己也在多次区级公开展示课、评比课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在多项教学小课题、论文比赛中获得荣誉,享受到教师这一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当《青年团团歌》激昂的乐曲声响起,董老师不会忘记,自己作为立德树人的教师,将不忘初心继续带着这些如五月花海、初升朝阳般的孩子们一起努力,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