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日后的生活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成绩方面,德育教育也是其一大重点。本文将以几个实际生活当中的真实情况作为引导,通过对其原因展开分析从而找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使用主动参与式的方法去对小学生的责任感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主体参与;责任感培养
一、小学生责任教育的现状分析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果辉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然而,人们的责任意识狭隘之风悄然滋长,当代小学生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甚至淡化了。当代家长强调学习、考试、成绩,并把这定位孩子的责任,考好成绩就是负责任的表现。部分家长对孩子责任定位的狭隘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责任感的缺失。这些孩子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厚爱,生活的环境优越,个人利益唯上的意识强,但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思考,缺乏责任心、危机感、使命感。
与此同时,很多人抱怨小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级集体漠不关心,遇事就轻怕重,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出事推脱责任,逃避现实,抗挫折差。家长一再强调的学习也让家长颇为不满,孩子不爱学习,怕吃苦,甚至有厌学清晰。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家长也采取种种教育手段,但往往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问题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家长很少思考过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孩子责任感缺失。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在其中担当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义务,责任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义务的感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其实也正因为孩子们缺乏责任感,对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对生活茫然,才会怕吃苦,有厌学情绪。也是由于缺乏对自己的职责、义务的感知,才没有自觉地把事情做好的心理。事实说明,小学生责任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造成小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因素
1、社会家庭方面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的一些问题也已经暴露出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例如金钱主义、逐利主义,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当中,小学生作为尚未形成良好完整价值观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这样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而对其对未来的追求渴望及价值观念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当下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因此从小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这样的家庭成长背景下,很难教育出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学生。
2、学校方面的因素
在学校方面,虽然我国当下正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普及工作,但是在短时间内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体,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面临着成绩上的考验。正因如此学校的大部分精力仍然是放在智育教育方面,对于德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仍然是稍显不足。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责任感自然需要一定的品德作为基础,但是将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学校方面自然由于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去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而轻视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另外,在学生在校期间,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进行一些活动的时候可能会会因为一些操作导致发生危险的情况出现,因此教师们会提前为学生们做好准备工作。有时由于准备工作过于细腻、具体,也会使学生们产生一种利索当然的概念,从而在无形当中对学生的责任感产生影响[2]。
三、小学责任教育可操作策略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发现,小学生责任感的缺失来自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两个方面,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当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简单的说教,更应该通过主体参与式的方法对其责任感进行培养,下文就将对其具体策略展开研究。
1、阅读濡染,营造责任教育文化氛围,渗透责任教育
阅读是帮助一个人成才的有效方式。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我班尝试以阅读这种师生最常见的方式来推进责任教育。班级首先确立了阅读的目标:
(1)在阅读中品味责任、感悟责任、理解责任,让责任的内涵在学生的心灵中显影、定格,让责任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美丽的痕迹。
(2)在阅读中感受汉语言的美丽与神奇,让学生受到语言的滋养、情感的濡染、智慧的启迪和文化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通过开展责任主题阅读活动,深化“责任教育”,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编写校本课程就是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搭建平台,为学生的阅读行动引路导航。
在低年级时候可以选择童话、短篇,中高年级可以是主题性阅读、整本书阅读,各种体裁的经典读物都可以纳入阅读的体系中。要力图做到,阅读有内在关联的,各年级段有机衔接和融合的阶梯阅读。班级利用晨诵、午读、兴趣课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学生阅读的文本共读经典、主题诗歌等。利用班会课为师生全方位展示阅读成果搭建平台,在阅读中品味责任、感悟责任。
2、设计指向学生社会责任培养、内容丰富灵动的德育主题活动
我们要根据学生具体的责任问题,有针对性地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体验式教育。要摒弃一味的说教,要重视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首先针对性的选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最突出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其次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来选择和确立主题。活动设计发扬创新精神,张扬个性,贴近时代,回归生活,凸显体验,方式多样,并采用现代手段。将“系列化”这一设计理念引入社会责任感德育主题活动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集体性、交往性的校内外德育活动中,自主地依据教育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切入社会生活, 解决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现实存在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需要在整个社会责任感德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和实施,有效促进学生活动策划组织能力提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促使自主探索的精神得以发展。有针对性、有层次、多角度、系列化的整体设计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激活同学们的责任细胞,内化责任感,是很好的教育策略。
3、通过班级小岗,有效位培养责任意识及其能力
实践证明,设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加大班级管理力度,规范班级管理办法,锻炼同学们的能力,有效地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岗位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只有让人有事做了,才能培养责任心,只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工作才能作的省时高效。为此我细化设置岗位,让学生承包班级中的每一件事务。比如有室内保洁员、室外保洁员、图书管理员、报刊发行员、午餐管理员、领操员、废品回收管理员……只要是事就有人去管理承包。大家定的岗,落实也很容易,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争先恐后的上岗,还给自己起了很好的头衔。(参见下表)
小干部和小岗位(或其它组织)设置一览表
小干部 |
小岗位 |
||||||
干部名称 |
承担人 |
合作性组织(成员) |
轮换周期与人名 |
岗位名称 |
承担人 |
合作性组织(成员) |
轮换周期与人名 |
班长 |
|
|
|
室内保洁员 |
|
|
|
副班长 |
|
|
|
课间小警察 |
|
|
|
劳动委员 |
|
|
|
午餐管理员 |
|
|
|
卫生委员 |
|
|
|
图书管理员 |
|
|
|
生活委员 |
|
|
|
雨具保管员 |
|
|
|
学习委员 |
|
|
|
安全岗 |
|
|
|
体育委员 |
|
|
|
电化站站长 |
|
|
|
学习委员 |
|
|
|
财务保管员 |
|
|
|
纪律委员 |
|
|
|
饮水站站长 |
|
|
|
宣传委员 |
|
|
|
清洁用具管理员 |
|
|
|
|
|
|
|
节能员 |
|
|
|
|
|
|
|
粉笔管理员 |
|
|
|
|
|
|
|
废品回收管理员 |
|
|
|
|
|
|
|
语文课代表 |
|
|
|
|
|
|
|
数学课代表 |
|
|
|
|
|
|
|
英语课代表 |
|
|
|
4、建立责任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螺旋上升发展
要建立责任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在责任感的加强,促使学生螺旋上升发展。评价要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可以是自评、他评、互评交相进行,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中不断的认识自己、认识他人。通过评价,建立对自我和他人的客观认识,不断完善自我,善待他人。
1)评价形式:
以往的责任评价基本都是班主任主持,在干部会议中进行,一般学生是不参与其中的。现在我们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有的时候是召开班委干部会议;有的时候是举行班会活动;有的是进行部门座谈会、有的则采取大型的主题活动汇报等方式。
2)评价周期:我们采用长短结合,关注过程
每周一议——利用班会课主要由班干部评价班级同学作业、纪律情况。对班级两级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屁屁昂。
每月一比——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同学对自己的月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班级先由普通学生进行,然后由担任岗位的同学来评。进行自下而上、同级之间的动态评价。
结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都发生着变化,小学生也不例外。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我国小学生在责任感方面存在欠缺,普通的说教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采取“主动参与式”的方法更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小学责任教育注定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也有义务在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王纬. 培养小学生责任感实验研究[J].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1):56-61.
[2]宋真理. 小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夏芳芳. 小学生“责任感”培养工程的推进策略[J]. 生活教育,2016(07):47-51.